在“一帶一路”林產品貿易中,即包括木制品,也包括非木制品。其中,木制品在貿易中占據主導地位,占比近60%; 非木材產品貿易占40%。
中國97%的木制品進口自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,其中木材及木材產品約占50%、木漿約占33%、紙和紙板產品約占15%。
2013年-2022年我國和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情況(單位:億美元)
原木進口情況
據海關統(tǒng)計,2022年中國從一帶一路國家進口原木總量542萬立方米總同比下降38%;價值9.66億美元,同比增長42%。
中國從這些國家的原木進口呈現(xiàn)出明顯的下降趨勢。數據顯示,自2013 年的至2022年,原木進口量已經下降了64%。
2013年-2022年我國從一帶一路國家進口原木情況(單位:萬立方米)
其中,俄羅斯是“一帶一路”國家中與中國原木貿易規(guī)模最大的國家。2022年,中國從俄羅斯進口原木221萬立方米,占據了中國41%的原木進口份額,低于2021年的61%份額,同比下降了65%。
從捷克進口了94萬立方米原木,同比下降了42%。
從拉脫維亞進口了84萬立方米原木,同比增長了122%。
從波蘭進口了55萬立方米原木,同比下降了22%。
從斯洛伐克進口了43萬立方米原木,同比下降了43%。
值得一提的是,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進口了10萬立方米原木,同比增長318%;從匈牙利進口了7萬立方米原木,同比竟然增長了968%。
2022年中國從這些國家進口的原木樹種為云杉、冷杉(40%)和樺木 (34%)。此外,還有少量
楊木、歐洲赤松、紅松、橡木和山毛櫸。
鋸材進口情況
據海關統(tǒng)計,2022年中國從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進口的鋸木1951萬立方米,同比下降8%;價值47.6億美元,同比增長5%。
數據顯示,中國從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進口的鋸木數量一直在增加。
2013年-2022年我國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鋸材情況(單位:萬立方米)
從2013年1100萬立方米到2022年1951萬立方米,增加了77.4%。不過,自從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(fā)以后,鋸材進口量呈下滑趨勢。
2022年從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進口的鋸材占全國總量的73%。
俄羅斯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規(guī)模最大的國家,2022年從其進口鋸木量1309萬立方米,占鋸材總進口量的67%,同比下降了7%。
相比之下,中國從泰國、菲律賓、白俄羅斯進口鋸木和克羅地亞分別上漲2%、1%、34%。
因俄烏戰(zhàn)爭關系,從烏克蘭進口的鋸材僅有18萬立方米,下降達80%。
進口鋸木樹種主要為赤松和紅松 (29%)、云杉和冷杉 (28%) 以及熱帶鋸木(24%)。
熱帶原木進口情況
據中國海關統(tǒng)計,2022年中國從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進口的熱帶原木約9萬立方米,同比下降32%;價值8,400萬美元,同比增長48%。
中國從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進口的熱帶原木量呈現(xiàn)下降趨勢。
2013年-2022年我國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的熱帶原木情況(單位:萬立方米)
從2013年110萬立方米到2022年9萬立方米,下降達92%,僅占全國熱帶原木進口總量的1.5%。
2022年中國熱帶原木80%依賴進口來自柬埔寨(25,000立方米,28%)、老撾(23,000立方米,
25%)、馬來西亞(12,000 立方米,14%)和泰國(11,000立方米,12%)。
熱帶鋸材進口情況
2022年中國從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進口熱帶鋸木總計489萬立方米,同比增長2%;價值12.62億美元,同比下降1%。
中國從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進口熱帶鋸木量呈上升趨勢。
2013年-2022年我國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熱帶鋸材情況(單位:萬立方米)
從2013年的8.47萬立方米至2022年的489萬立方米,增長達5673%,占全國熱帶鋸材總量的。
2022年中國92%的熱帶鋸木進口主要依賴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,主要為泰國(385萬立方米,
79%)和菲律賓(654,000立方米,13%)。